美国学生周末都干什么?
我以我在Top10大学四年和研究生在另一所top10的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长,但很真实。 高中时期: 高一高二会在周末去教堂或者家里,高三因为要考托福,会去上一对一的托福课(每周两次),周六日会去图书馆上SAT的班(当时不知道学校里有个CPC教室可以上SAT机经冲刺班而不需要去外面花几千块钱上课,实在是浪费钱!!)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玩。
大一: 进入大学,周末会去超市或者书店做volunteer,或者在家帮妈妈煮饭(我来自小乡村,所以不会做饭,去了大城市读书后开始学做各种菜式),也会去图书馆看书,但是基本一周一次,因为之前在高中生里面成绩算不错的,所以没有觉得压力很大。
大二: 有一次期末考试周周末学校停电,我们宿舍几个半夜在操场唱歌,然后一个哥们儿醉醺醺地拿着两瓶啤酒说:“我这辈子还没这么认真学习过”。那周末我也记得特别清楚,因为要准备LSAT考试,整个周末都在看逻辑题和分析例子,周末结束的时候感觉脑细胞被洗了个干净。不过那个学期结束后成绩出来是全A。
大三: 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周末去career fair(校园招聘)或networking(社交活动),也去听各种就业讲座,同时开始准备申请研究生,因此周末要上GMAT/GRE班及练英文书写。如果申请了LSD(法学院入学考试),还会抽周末时间去上相关的课程。如果是国际生还想申请到好的院校就会更累一些,要一边备考一边准备申请材料。
大四: 忙碌了一年终于等到申请季尾声,这时候已经确定好未来去向的同学一般会周末一起聚餐庆祝或是一起去旅行,没有着落的会一边焦急等待offer一边去找工作。而我作为幸运的提前拿到录取offer的少数党之一,周末则是享受最后的大学生活,约同学聚会,出门旅旅游,拍拍照。
研究生: 进入新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旅程。大部分研究生同学选择周末去打工或者实习,因为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凑,而博士阶段由于有funding不用愁房租和生活费,所以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实验室搞科研,也可以周末去打工或找兼职。